新媒体传播研究课程论文

3月 4, 2019

链接:https://share.weiyun.com/5M6Cn1L

密码:201903


新加坡互联网公共教育制度研究

11月 4, 2018
在2018年第5期《教育传媒研究》发了一篇关于新加坡互联网公共教育的文章。
张建军 高启明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新加坡在互联网治理中,将社会治理与互联网治理相结合,在注重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和互联网内容监管的同时,推进实施互联网公共教育制度,提升网民网络素养。在组织机构层面,设立网络健康指导委员会、媒介素养委员会、互联网家长顾问小组等,引入社会组织参与。在措施方面,在中小学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开设家长课堂,提供全民网络健康使用服务。在资金来源方面,主要有政府投入、赛马博彩基金以及社会捐赠。新加坡的互联网公共教育制度对于我国互联网治理领域相关问题的解决,有较好的借鉴参考价值。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现行全球互联网治理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6YJC860027)阶段性成果;

全文下载在这里

新加坡互联网公共教育制度研究_张建军-2


媒介丰富度理论

10月 2, 2018
媒介丰富性理论(Media Richness Theory)由Daft &Lengel(1984)首先提出信息丰富度的概念(information richness theory),又被称为资讯丰富度理论。

媒介的丰富度

媒介的丰富度是一个媒介客观及固定的资产,同时代表一个频道传播讯息量及内容的能力。媒介可以根据丰富度来分类,媒介的丰富度会影响用户对媒介的选择、传播的过程及其任务的结果。
传播媒介丰富性理论指出,媒介的丰富度包括四个方面:
1)实时回馈的能力,即容许问题得到实时响应及作出修改;
2)多渠道沟通提示,如面对面接触、声音声调、身体姿势、数字、文字以及图像等;
3)日常用语的使用,这有助于传递更多的概念和想法;
4)个人对媒介的关注点,即使用重点。
根据以上媒介丰富度的定义,针对传统媒介,一些研究(Daft et al., 1987; Rice & Shock, 1990)把媒介进行了等级划分,面对面传播是最丰富的媒介,紧接着是电话、电子邮件、指定收件人的书信沟通、无指定收信人的书信沟通和正式的文字沟通。

理论具体阐述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