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两次邀请参加集思研讨会讨论开办电视台的问题,电视台将不只面向中国,还向全世界播报新闻。”南华早报引述一位传播学者参加相关机构会议后透漏的消息。
两个月前,本博关于李长春视察CCTV透漏出来的信息,提高对外传播能力中,李提到“三个统一与两个转变”,其中的一个转变“由以国内报道为主向国内国际并重转变”。
2009年1月14的南华早报刊文“北京用450亿元打造国际媒体”(原文网站屡次无法打开,链接为google快照),“重金招聘说英语的媒体工作者”(Big offers for English speakers in media jobs),1月14的《金融时报》也刊文中国拟提升海外形象。1月23日,网易发了中国网转载南华早报的消息“中国拟投入450亿创立CNN式电视台”。(博主语: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发生在中国的事情,国内的媒体要转载海外媒体的消息。就这做派,投入再多也白搭。)
以上报道流出的信息大致如下:
1.中国政府将投入巨资建构国际话语权。
投资额有两个版本:
南华早报说总额450亿人民币,CCTV150亿,新华社150亿,人民日报150亿;
金融时报说至少300亿,人民日报150亿,新华社150亿。南华早报的消息中新社(中国新闻社)获得20亿的资金。
2.干什么?招记者、扩驻外、增加海外报刊、建电视台。
新华社:
(1)“新华社计划把海外分社从100个扩张到186个”。基本覆盖每个国家。
(2)开办一个立足亚洲的电视台,24小时向国际观众播报世界新闻。以半岛电视为榜样,电视台在时政报道方面,将比凤凰卫视有更多来自中央的言论自由。”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下属的《环球时报》,已经决定在今年5月出版英文版,这将是国内继《中国日报》之后的第二份英文报纸。该报已经开始招聘英语编辑和记者。(招聘启事)
CCTV:
今年开办阿拉伯语和俄语频道,目前正在扩充海外的记者和招聘外语专家。(招聘启事)
中新社:
中国新闻社主办的《中国新闻周刊》也正加紧准备在美国出版英文版。来自北京的消息说,该周刊将获得中新社2亿的资金支持。
3.博主预测:
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国际、中国网、CRI(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相关官方网络媒体也将相应获得资助,而且力度不小。
继续等待三个统一与两个转变的后续故事。
以下转网易的报道:
http://news.163.com/09/0123/14/50BOKOKU0001124J.html
中国网1月23日报道 中国政府渴望提升其国际形象及对世界大事发表自己的看法,现在拟投入450亿元人民币以加大对外新闻的报道,创立一个类似于半岛电视台的24小时英语新闻频道。
香港《南华早报》的一篇报道说,中国政府的三大媒体中央电视台、新华通讯社及共产党喉舌《人民日报》,各自将获得150亿元人民币,用于可扩大中国国际影响的“有意义的项目”。
这是中国实力不断上升的又一清晰迹象:当西方媒体纷纷收缩甚至关闭之际,中国媒体似乎日益壮大,其国际触角不断延伸。显然,中国这项计划的“冠上之珠”是创立类似于半岛电视台的新闻频道。该电视频道将由新华社主管,最终与英国广播公司(BBC) 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竞争。
一名消息人士对《南华早报》说:“我两次受邀参加成立类似电视台的集体讨论,它将不仅报道有关中国的新闻,还报道世界各地新闻。”北京力图发出自己声音的理由广为人知,即中国感到西方媒体对其有偏见。但不是所有人都认为中国媒体已做好充分准备,香港大学传媒分析家麦金龙教授说:“显然他们意识到,在涉及争取西方人心和中国国外形象方面,他们必须自己动手。”
但麦金龙表示,不清楚“他们是否具备了条件”,以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舞台上施展手脚。她说:“在制作电视节目与CNN或半岛电视台竞争方面,中国电视媒体没有多少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