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级新闻专业毕业论文结果报告

1.一年前,08新闻专业的8名同学跟我开始写毕业论文,郭玉写”多背一公斤网站”、梁敏写”盲人互联网使用”、陈豆豆写”五城市儿童互联网史用”、王卓写”魔兽世界玩家”(卓越原来写戴尔的社交媒体应用,后和王卓写游戏玩家了)、史容淼写”艾未未的新媒体使用”、山媛写”翟明磊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历程”、于恬写她的家乡天津大芦北口村互联网的使用;后来高婷婷也加入,写她家乡山东后高村乡亲们如何用互联网的。

2.这届的论文选题我觉得都很有价值,大家都下了功夫,成果好的出乎我的意料。前两天,陆续有四位同学–郭玉、梁敏、陈豆豆、高婷婷找我写优秀毕业论文评语。没记错的话,新闻传播系新闻专业每年优秀毕业论文就是4篇。这个数字超越了历年的记录。05级优秀毕业论文是胡小楠(写公民记者周曙光)、李楠(奥巴马的网络竞选);06级袁芳(南开区政府网研究);07级初畇畇(汕大长江新闻传播学院研究)、张敦颖(媒体微博应用研究)、冯媛(梅子写食博客研究)。

3.我陆续贴上她们论文中的发现和研究结果以及论文体会,作为大家大学最后一次作业的记录和本人上一个工作阶段的小记录。今天先贴上梁敏的”盲人互联网使用研究的论文体会”,这篇论文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下次贴论文中的发现。

梁敏:盲人互联网研究论文体会

从学年论文到毕业论文,我一直致力于研究盲人互联网使用的基本情况和困难,不得不说收获良多。最先开始在选题阶段,因为对这个题目的领域并不熟悉所以在犹豫很久以后选择的是采访一些自己比较熟悉的名人或者游戏方面的选题,但是因为诸多情况的出现,在张建军老师的指导下我最终还是选择了《盲人互联网使用研究》这个题目。

一.收获

1.接触一个新的领域

从收获方面来说,可以说完全超出了我最初的想象。首先是让我彻底的接触了一个之前完全不熟悉的群体和领域,在做这篇论文之前可以说我跟盲人群体基本上完全没有接触,在接下论文选题的时候心里多少是捏了一把汗的。最初对盲人一无所知毫无门路,只有个从残联入手的最初打算,在通过天津市残联一位文艺部主任的帮助,我认识了第一位接受我访谈和莫大帮助的盲人朋友赵先生,在我跟赵老师接触以后欣然接受了我的访谈,并且为我推荐了他的一位好友葛先生。葛老师对电脑操作和互联网使用颇有心得,同时也是一位盲人按摩师,在赵老师的安排下2011年6月份的时候赵老师和他的老伴一起带着我前往了葛老师的家中进行了长达3个多小时的访谈。在哪里我也第一次真实的见识到了盲人朋友的日常生活起居,以及盲人朋友使用电脑的一些配置和操作过程,在那里我看到了不用显示屏和鼠标的电脑,以及能读出电脑内容的读屏软件。葛老师和赵老师都很热情,我之前因为担心不让访谈而特意准备的学校的推荐信也根本没有派上用场,事实上之后的几次访谈我的推荐信也都没有用武之地,这是让我完全没有想到的一件事。后来暑假回家我也相继采访了湖北黄石的李先生,他在黄石残联第二届盲人电脑培训班的授课老师,是一位有点微弱视力的盲人朋友,本身在电脑使用和互联网使用方面有了不少的心得,所以在访谈的时候侃侃而谈,访谈结束后在我表达了希望能通过他认识更多的盲人朋友后,为我推荐了身在珠海的全盲的李×恩老师。可以说我的论文最基础的盲人朋友的基本情况调查就是在这些盲人朋友的牵线下得来,让我真实的了解了很多曾经完全不了解的内容。

2.认识了更多盲人朋友

通过这一个论文的写作过程,不管是现实生活还是网上的论坛方面,我都认识了不少盲人朋友,他们并不自卑于自己的视力障碍,相反因为有了互联网的存在,他们更愿意跟我进行交流,在我通过盲人最大的网上论坛爱盲互联网发出了关于盲人互联网调查的求助后,很多盲人朋友积极地响应,并且表示了对我的感谢。事实上我并没有实际上的为他们做了什么,但是在通过跟他们的交流以后他们表示能有学生关注他们的群体就已经非常感谢了。在那张帖子里我贴出了自己的QQ,此后有很多盲人朋友加我的QQ跟我交流自己的感受和经历,也抒发了自己的看法让我很受触动,特别是一位在网上开展联名活动写了一封联名信的盲人朋友,对于中国的信息无障碍的发展很有一番自己的见解,让我着实受益匪浅。

二.遇到的困难

1.寻找采访线路

当然在写作论文和访谈盲人朋友的时候也出现了很多困难,第一点就是如何找一条好的线路去联系盲人朋友。在我做这个论文的过程中,很多朋友对于我跟盲人朋友能够联系上和交流表示了不少的诧异,因为在他们眼中盲人群体并不是那么好接触的。事实上对于我来说也是如此,刚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要怎么联系盲人朋友,加了几个网上搜到的盲人QQ群,写了申请加入也如石沉大海一样了无音信。几次三番的失败过后想到了求助残联。很幸运的碰到了一位热心的主任为我安排了赵老师,通过赵老师认识了天津的盲人朋友,算是打开了一个切入口。这个方法奏效以后,在暑假我也通过这个方法联系到黄石残联的一位主任,在上门说明自己的情况以后获取了一些盲人朋友的信息,电话联系到了李老师。事实上通过残联的主任寻找盲人朋友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之前张建军老师指导过可以通过访谈过的盲人朋友的关系网来寻找采访对象,因此留了个心眼在访谈过后获得了这些采访对象的盲人朋友的联系方式,获得了一条条很好的采访线。在后期通过在网上发帖的方式做了调查问卷,同时也认识了一些天南地北的盲人朋友,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获取采访对象的方式。当然通过残联认识盲人朋友这一条线路上也出现过一些不大不小的问题,在湖北黄石我电话联系了残联,但是最初得到的回应是不管这些事也找不到会用互联网的盲人朋友,被拒之后我通过互联网搜到了黄石市残联第二届盲人电脑培训班的信息,正是2011年5月份的事情,于是准备用这个做突破口再联系一下黄石市残联的就业指导中心,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才顺利约好了跟残联一位主任的见面,通过她认识了黄石的一些盲人朋友。可以说在学找采访对象的时候要会为自己找一条开拓的线路,同时在受挫时不要简单放弃,要善于越挫越勇,另寻方法。

2.对于采访对象了解不够

其次是对于盲人群体了解不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虽然采访之前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来准备采访的问题,问卷的问题设置,但是还是有很多地方出现了问题。在面对面的采访时问的问题很多时候本应更加的灵活和融会贯通,但因为紧张和事先准备不足而导致一些重复询问,让访谈对象不好回答或者不好理解的情况,在做访谈问卷的时候也是如此,本来以为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李×恩老师热心的帮助下试填第一份问卷的时候出现了很多难以预料的问题,例如发布问卷的网站问卷星并不支持盲人朋友使用的读屏软件,也就是说这个网站上发布的问卷,除了每一道问题下的选项因为可以TAB到所以能够被识别读出来,每一道题的问题都是无法识别的,因此需要将问题都放入每一题的第一个选项中;其次是问卷中的有一些题目的选项无法完全覆盖各类实际情况,所以设置一个”其他”选项并且附上一个填空栏,可以将自己的情况写下来,但是在读屏软件的操作下,TAB到填空栏时读出来的是”多行文本”,很容易引起填写问卷者的疑问和迷惑,所以我调整了以后只留了一个填空栏;再次就是因为看不到选项的实际页面,选项较多的题目如果没有1,2,3,4的标注是很容易混淆选项的,所以在经过一番比较以后选择了用ABCD来标注选项的顺序,也不会跟一些数字选项混淆。经过这样一番问卷的调查,我切身的感受到了盲人朋友浏览一些网页的困难和操作的麻烦。即使有读屏软件,也会因为网站的不同而出现各种麻烦。

三.如果重写该如何

如果让我重写论文,我会希望在最初就做一份完整的论文大纲出来,并且为自己制定一个严格的访谈和写作计划。可以为自己省出更多更充裕的时间去了解盲人朋友的一些使用互联网的现状。因为在写作过程中正值暑假有所懈怠,所以导致后面的计划全盘散乱,因此如果能再来一次的话会更加严格的督促自己。

四.对于学弟学妹的建议

对于以后几届的学弟学妹们在做毕业论文的建议,首先第一点就是要有个详细的计划,并且严格要求自己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完成任务,这是非常重要也让我吃到苦头和至今仍有些后悔的事情。而如果能按照自己的计划按时完成任务是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其次就是对自己的题目有充足的准备,心中有数,不管是采访对象还是论文写作都要心中有个底,同时心中如果下定决心做一个题目就要坚定的做下去,即使遇到困难也要学会融会贯通另辟蹊径,即使受挫也要越挫越勇。

五.对于指导老师的建议

对于指导老师张建军老师的建议,则是希望张老师为未来的学弟学妹们也能提供给我们的这么细致和严格的指导,我的所有论文更改以及采访题目等都由张建军老师详细的建议和更改过,在返还回来的论文文档上可以看到张老师非常详细的讲解和问题所在,这是非常让我感动的。

做这样一个论文题目,我受益匪浅,在选题最初我还头疼过但是现在完全不那么想了。可以说我很感谢张老师为我推荐了这一篇题目,让我真实的体验到了曾经不曾体验过的感受和盲人群体的交流。我只希望我的论文没有让这篇题目毫无意义,也希望我不要让自己能够为盲人朋友做哪怕毫无用处的一点事情,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去帮助他们。

(全文完)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