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敦颖:《平面媒体新浪微博应用研究》论文的收获及致谢
博主按:@暖花溪 同学写论文那叫一个投入啊,生生把自己给写成微博控,连她爹都发微博记录女儿的论文写的有多么投入。付出总有回报,论文为优秀!
我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是同一个课题,但是相比之下,在做毕业论文的时候,花费了比之前学年论文多得多的精力和努力。不得不承认学年论文有些草草收场的样子,而在毕业论文时候,确实是想给自己的大学四年一个完满的结局,一个对得起自己的交代,希望能够认真完成。
(一)论文收获
关于论文撰写的收获,我想必须要首先说说我当初从选题到导师选择,希望让张建军老师作为论文导师带我的缘故,之前张老师教授过我们传播学概论和社会研究方法的课程,了解张老师的风格注重实践,而作为广播电视方向的我更喜欢通过实践和自我寻求的探究去研究课题,并且觉得跟着张老师做一些有意义的尝试和探索,不仅可以较为优秀地完成论文,还真正接触到新闻领域,真正学到一些东西,是几年新闻学习的实践验证和真实体会积累的良好机会。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在论文调研和撰写过程中,我受益匪浅。
1.由于论文涉及微博,所以在新浪微博注册使用较早,接触时间长,每日关注时间多,用张老师的话就是,用实验法把自己给“实验”了,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微博控”。但是与此同时,就对新浪微博乃至其他各网站的微博都有了较为熟悉的掌握,并且,由于关注频繁,时事都能在微博上第一时间获取资讯和进展,对关注话题及最新资讯有了比较即时的获取能力。
2.通过新浪微博认识了很多媒体人士,并参与了一些线下的交流活动,扩展了人脉,并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所启发和帮助。
3.论文实践过程中,充分运用内容分析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不仅熟悉了使用方式,学习了很多新的统计和制作图表的软件,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拿到自己的独家第一手资料是非常有实际意义,非常有成就感的。并且通过采访的过程,和这些媒体负责人建立起一个联络桥梁,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仍可以请教或者互相交流。而自主联络和采访都极大考验和提高了自身新闻方面的修养和实践能力,并对研究课题有重大支持和影响。
4.收获不仅仅是获取到直接的好处,更重要的是发现间接的问题。通过论文的撰写,不仅对我个人的行为习惯、学习程度、能力判断等方面有了清晰的认识,并且发现了自身的各种不足之处,而重要的就是在这个发现问题、面对状况、解决困境的过程。
(二)致谢
我需要在论文的最后做一次正式的致谢以表敬意。感谢所有帮我填写并转发受众调查问卷的人们,是你们每一个人的几分钟,才让我得到真实有效的数据,才让我收到可以反馈给媒体的受众需求;感谢所有接受我采访的媒体人士、评论员和高校新闻系教授,有了你们对于自身媒体及其微博现状的详细介绍,有了你们权威意见的阐述以及关于课题的专业理解,才有我的访谈录,才有我的课题研究的权威依据;感谢新浪微博的IT应用研发人员@檀木幻想给予的技术支持,让我的内容分析的统计更科学便捷;最后,郑重地感谢我们组的导师张建军老师。由于论文工作量大,战线也长以及个人严重的拖延症导致进度一度滞留,我自己的动力也磨得有些烦躁,但是张老师经常主动用电话、E-mail、飞信和面谈的方式提供给我们意见并且给予鼓励和督促,并且经常利用聚餐的轻松气氛下,将论文小组成员召集进行集体讨论和头脑风暴,让我们的激情复燃;面对工程量大的问题,张老师都会在课题研究需要、时间安排和我的个人承受能力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并给予我们指点和帮助;在联络媒体人士方面,鼓励我积极地联系,指导联络的名单制定和审核采访提纲,并提供了部分联系方式,因为这样才有了深访的具体成果;对于每一次邮件的提问和上交论文修改情况,张老师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仔细审核批改,从论文大纲、摘要、问卷调查表的制作修改,到内容具体化、语言用法、逻辑整合,看着word上一次次布满蓝色的批注,心中就有无限的感动崇敬和愧疚,督促我需要更努力更高效更认真地去做好这篇论文。唯一能够报答和致谢的方式就是写出一篇完整的、有意义的论文,以此感谢悉心指导和真诚帮助张建军老师及在论文中帮助过我批评过我的所有人。
二、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
1.内容分析工作量庞大,实施起来繁琐麻烦。后期统计整合、制作编码表、制作图表需要时间长,并且操作起来并不容易。
解决方法:缩小研究对象范围,从10个平面媒体到4个平面媒体,只选取有代表性的;缩小单位抽样,从抽样间隔5天延长到每10到15天;集中一段时间内专门做内容分析,短时间内将各项编码号背下,可以快速统计;主动联系新浪微博的技术人员,表达来意后,请求其提供技术支持,运用第三方软件对内容分析里面部分指标进行统计;由于统计整合在EXCEL表格中无法全部实施,需要人工统计,在表后做好清晰标记;制作编码表和制作图表用专业的SPSS和SwiffChart软件,结果专业、简便又美观。
2.问卷网上的受众问卷调查表填写人数极少,得不到有效的数字,并且多数来自于我自己的同学,全面性得到质疑,同时问卷调查结果无法下载。
解决方法:通过微博的多次宣传与介绍,@各界名人、媒体人士、同学朋友,并且私信他们介绍自己是谁,在做什么研究,希望其帮忙填写并转发,收效非常明显。问卷网付费之后即可下载问卷调查整合后的结果图表。
3.深访无人回复。
解决方法:检讨自身的采访提纲和介绍方式并修改,直截了当地介绍自己的来历,做的研究课题是什么,需要问什么问题,将提纲发出并致谢;重新制定采访目标名单,大批撒网,如若没有回复,立即转变方向继续下一波私信、评论、邮件等方式的采访请求;可以从社长、主编等负责人入手,首先他们比较有权威性,再者可以让他们给安排人进行采访和回复。注意礼貌。
4.文献资料过多,不好整合利用。
解决方法:在初期搜集资料和撰写过程中寻找理论支持的过程中,不要太多的文献,一来没有时间仔细研究,没法很好的整合,二来容易混淆自己的逻辑思维,反而得不偿失,用适当的文献资料,有选择性地抉择最权威的、对课题研究最有用的。做到精而不滥。
5.时间不够,跟不上进度
及时修改计划,简化繁琐的不必要的统计过程,在撰写的文字上做到精简,速度上不要拖拉,高效完成;在一系列人工统计的过程要抓住技巧,切不可一意孤行去傻做;遇到问题随时联系导师,经常沟通,形成良好的互动,让导师给予帮助和指导意见;
三、如果重来做,会在哪些方面改进
说实话,这个过程是又快乐又痛苦,对导师也是又爱又恨的,因为论文的收获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但是经常通宵熬夜赶进度以及采访和计划的紧张感也是很难受的。但是如果重新做一次论文,还会选择张建军老师作为导师,还是会选择实践性强的课题,虽然在内容分析、统计编码、采访、问卷宣传等过程中非常繁琐和辛苦,但是确实像老师所说,当做完的时候,成就感和怀念感就会油然而生,就会明白为自己想做好的事情努力过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具体到如何改进论文撰写过程中的细节。首先在态度上就需要更加端正,安排好时间,并且严格按照计划中的时间安排完成任务,不要到最后在拼死拼活地赶进度,不仅没有质量,而且给老师和自己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其次,与导师有良好的沟通,这次论文做内容分析时,工作量非常大,并且有些遗留问题一直没有沟通,知道后期跟老师沟通才发现有可以变通的方法,因此跟老师及时的沟通和交流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再者,受众使用情况调查问卷的覆盖率还是很低,应该更多元化地去宣传,号召更多的受众来填写,提高其科学性和有效性;第四,深访聊的还太浅显,不够具体化,这次大部分属于邮件采访,只有两个是电话采访,一个微访谈采访,下次尽量能从线上采访转移到线下电话采访或者直接见面访谈,这样对有疑问的地方可以直接得到反馈不用等待邮件回复,同时还能跟受访者有个直接交流和互动的空间;最后,整合文字的逻辑性和文字精简的把控能力希望在下一次的撰写中得到一个很好的提升。
四、给学弟学妹撰写论文时的个人建议
(一)实践就是王道。当你们也要写这个论文的时候,想必也是要毕业了。主要看你们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什么。我就是想写好这文章,想为自己的大学留下最后一笔财富。那些通过自己的努力统计制作、联系采访得到的第一手资料所带来的成就感,是那些在网上和图书馆搜罗并拼接出来的论文“组合家”们不可能体会到的快感。并且到指出的是,从中得到的收获不会是别人的,就是你自己的,而这些收获绝对不仅仅停留在文字上,或是成绩上,更多的是专业能力的提升和你建立起的一些人脉。所以既然写了,时间也花了,何不做一件优秀的、对自己负责的作品呢?祝你们也能像我一样,为自己大学最后的礼物添上点睛之笔而不懈努力。相信所有的付出都会给予我们相应的回报。
(二)时间就是魔鬼。作为严重拖延症的我,受到了其可怕后果的折磨,不仅打乱了时间安排的计划,而且让导师十分辛苦和着急。但论文毕竟是自己的,如果因为时间问题影响到论文质量是非常不值得的。以致于最后天天通宵日夜颠倒赶进度,这样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也是不负责任的。由于除了论文以外还有自己别的事情需要做,所以从动员会结束后大家就该着手去做,切不可拖延,否则只会害人害己,到了期末各种考试和作业,如果来不及,拖到最后一定会抓狂,如果做不好还可能造成影响成绩,影响答辩,甚至影响毕业。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我就不多说了,我就是深深地受害者,打算从此痛彻心扉改掉这个臭毛病。
(三)沟通就是良药。及时联系导师,有问题或者遇到瓶颈一定要跟导师多沟通,不要自己闷在小黑屋里瞎想,沟通和头脑风暴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快速有效。导师不仅能够在内容上给予专业意见,并且在论文实践实施方法中给予建议和帮助。和导师成为良师益友,随时随地沟通课题研究,让论文更有深度更有意义。
希望学弟学妹们认真对待自己的毕业论文,并祝愿大家都能够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果。
冯媛《梅子的写食日记》博客研究 论文心得体会
博主按:@冯大发 同学,拖字诀十分了得,有时间发微博,告诉我没时间写论文,在微博现场“怒斥”,连哄带吓唬写完论文。还好,成绩也是优秀。大发好好看看梅子那个博客写得~~~
经过了这次的毕业论文,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对互联网以及博客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同时学会了要全面的看问题,要由点及面的对问题进行扩展。这次的毕业论文是推翻了之前学年论文,重新设立的选题,对此我也犹豫了很久,这个决定需要我付出更大的努力,并且时间紧迫,只有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是老师帮我坚定了信念,此次写作自始至终倾注了老师更多的悉心指导和真诚帮助。
本次论文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庞大的数据量和对博主的采访,此博客拥有大量的博文,如果都仔细看过来是不可能的,所以我选择分块选典型的方法,研究类似内容中相对特殊的几篇,例如点击率特别高的或特别低的,进行比较发现问题。其次就是对博主的采访,由于博主身在美国,与我们的时差这就成了采访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于是我们通过商讨决定在北京时间下午3点之后,也就是美国时间晚上11点之后进行采访。另外博主有一个儿子,她需要照顾儿子,所以只能在儿子睡觉后接受我们的采访,于是我们把采访方式从语音采访变为了QQ线上访谈。在这里真诚的感谢梅子接受了在QQ讨论组上进行的我、张建军老师和她三人共同的访问,那么晚了还耐心的接受我们的访问,为本论文提供大量的资料和解答了诸多疑问,对论文的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为了调查梅子与线上好友的交流,也给梅子博客上的好友发送了邮件,许多人都积极地响应进行了回复,在这里也感谢帮我做调查的这些博客好友。
如果让我重新进行一次论文的写作,我觉得我首先要改掉的就是拖拉这个毛病,论文的资料搜集工作要提早下手,我通过这次论文还发现自己在采访方面有许多不足,如果还有时间希望能对梅子的博客好友一一进行深入采访,一定能有更多的收获。另外,这次仅仅对梅子的博客进行了深入研究,她的论坛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希望能有时间仔细研究。
我们07届的论文写作将告一段落,希望08届的同学们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研究,及早入手搜集资料,搜集资料阶段一定要保存好资料,不要等到写作阶段再进行二次寻找浪费精力,而且由于网上资料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要及时保存。这大概是我们许多人学生生涯中交的最后一次作业,希望每个人都付出最大的努力,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卷。
我现在还只是一个面临学年论文的传播系学生,读了学长学姐的心得,觉得写论文这件事真是任重而道远,马虎不得!
何老师过奖了,本科写论文确实不容易,各种不容易。你给评点评点,还有何好办法没?
张老师真是负责任又有丰富经验的好老师!向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