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言发了一篇研究是么样的故事容易被分享的文章,摘录如下:
1.亚里士多德思考是什么让内容——对他而言,是演讲内容——具有说服力并且能让人记住、传播。答案是三个:道德、情感、逻辑。演讲内容表达一种伦理诉求,一种情感诉求,一种逻辑诉求。一个三方面都擅长的演说家就能说服听众。
2.道德、情感、逻辑——用通俗的话说是,内容可信、有意义,吸引我、感动我,有道理、讲得通。
3.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教授博格和同事凯瑟琳·米克曼,就内容分享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2008年8月30日到11月30日之间出现在《时代》杂志上的近7000篇文章。在对文章所在媒介(在线还是纸质)、出现时间、作者知名度、作者性别、文章长度、内容复杂度等因素分别进行了控制变量分析后发现,两大特性可以决定一篇文章的成功与否:文章传达的情感是否积极和文章是否让读者激动。
4.专门选出的那些具有积极性、激发性的有趣故事比不那么有趣的故事获得了更多转发。如果两者题材相同,引人发怒的故事比平淡的获得更多分享。
5.催泪弹也包含积极信息。
6.博格持续进行研究并检验了各种促进病毒式转发的因素。在《传染:是什么让事物流行》中他阐述了这些因素:情感积极性和激发性;营造社会潮流,让人们觉得他们不仅头脑活络而且消息灵通;出现能诱导记忆的契机,人们会分享那些他们正想着的话题,并且想着那些能记住的东西;保证有实用价值;分享是人们经营网络形象的方式;故事本身的质量。
7.文中提到了两个热门分享的整理网站:
“用户看了我们甄选的视频,并且发现它们重要,有力,值得和他们的朋友分享。”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