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
“课上的时候大家参与教学,增加了互动性。但需要课下的大量工作,忙忙碌碌也得一周。调查更累!跑去了一个不知名,也不好找的地方,做了一个老百姓都在抱怨的调查对象。但是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
在本学期结课时,我征求同学们对本学期我所讲的《大众传播学》课程的意见时,一位07新闻2班的同学写了上面的话。一个学期转瞬之间已经过去,有必要总结一下.就以教学方式梳理一下,皆将我的看法与同学交流.
真听意见还是假走形式?
一个学期开始的时候,我会征求同学对课程的期望和建议,学期结束的时候,再次征求上课体会并希望他们提真实想法和意见。07新闻2班的张媛、梁海燕等同学后来在采访我时,对这个做法能否有效,持有怀疑态度,主要是担心我能否真的采纳大家提得意见和建议。实际的情况是,一些我认为合理的建议会采纳,比如06新闻的陈锦娜建议我对同学在网络的留言作业评论回复,我很快给网站安装了评论回复插件,并尽可能对每条同学的评论给出回复,同时鼓励同学注册以后互相讨论。还有同学提出讲课时增强条理性等,我都认真思考改进。一些意见我无法满足,比如有同学建议带大家出去实践,这个要求恐怕在《大众传播学》这门课里无法实施了。
课堂上能否让学生开讲?
在我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学方法,也在思考,是否应该采用?以及如何开展?对上讲台演讲现在也有争议,一种认为意义不大,浪费时间,只有演讲者受益,锻炼公众演讲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留给其他课程完成。另一种声音认为,有收获,当然有人收获大,有人收获小(与投入程度成正相关)。这个方式当初设计的目标是自学能力、公众演讲和团队精神的养成。经过几轮实践基本上认为应该保留,不过实施的具体方式和策略,我想还需调整,主要在演讲的主题、时间以及控制执行。以后会将主题与编辑传播学百科网词条结合。
问卷调查法在咒骂与调整中前行
是传播学研究方法章节的内容,最初是课堂讲授,后来变为先讲理论再实战——自己设计问卷、执行调查、数据统计最后要写报告。06级实施以后,大家叫苦不迭,据说在06播音搞崩溃4台笔记本,一位女同学带着满脸痘痘(之前皮肤很好)来交报告,抱怨是熬了几个晚上,长了一脸痘痘。据说当时半夜宿舍楼道里会传出“该死的张建军”之类声音!后来一个个拿着调查报告很有成就感,以至于前两天还有人找我要去年的调查作业,是要在找实习工作的时候拿给别人看。结合学院自身情况做了一个调查,领导还比较重视。当然,民怨不可违!07级采取自愿方式参与调查,设计还是要做。感觉效果一般。后来系主任认可,今后社会调查专门开课!这个大部头可以放到课里,集中一周时间,讲授理论,设计问卷,执行调查,然后数据处理,写报告。期待这个课开!
编辑wiki百科词条目标是自学能力、查找信息、归纳整理能力的形成,同时体验web2.0的开放、互动特征,将知识点整理、积累,便于与其他人的共享和交流。软件和网络使用技能门槛是作业完成中发现的,补救措施是制作了视频教程来提供传播学百科网的使用。发现的问题是,编辑词条的质量不佳,应付作业的较多。查找信息的能力以及编辑归纳的技能还需提高。传播学百科网也欢迎其他地区的老师和同学参与,编辑专业资料库。
快速阅读完成读后感
开课之初,布置快速阅读完成参考教材读后感。目标是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部分同学完成较好,应该有一定收获。发现的问题是部分同学的等待老师讲解,不愿自己主动研究。今后调整一下继续实施。
期末考试测量教学情况
平时作业的大量完成,期末的考试的比重降低占最终成绩的50%,内容明确为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按照学院的要求专业核心课闭卷考试。将考试的压力分解到平时的作业,同时避免短期突击。
老师该干什么?
有同学抱怨,上课我“讲的太少,留作业太多,理论性不强”。“这些同学是典型的被传统应试教育毒害不浅,在上大学之前已经认为大学的课程应该如何上,老师讲一学期课,记一本笔记,考试划范围,背三天,一考试,一切ok”。教师到底该干什么呢?在大学里帮你能有如下收获,可以稍微心安。
1,帮你学会学习:
上大学要学会学习,而不是一些具体的知识。整个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会学习比记住几个知识点重要。
2.让你独立思考,而非人云亦云:
不会独立思考,人云亦云,盲从,最终是缺乏创新。
3.养成良好做事习惯:
做事认真,坚持、负责、团队合作等精神养成。
总结一学期教学情况,准备下学期的课程,好的继续保持,不足尽可能调整。假期将梳理两年来的教学情况,完成院级科研课题“参与式教学法在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欢迎各位继续拍砖。
老师您的工作精神真令人佩服啊~
我以后也会坚持看老师的博,盼望获得新思想!
不过,我想学习是个苦差事。在电脑前只是吃零食看电影不叫学习吧……做调查虽然又苦又累但是确实是有效学习的途径。
老师辛苦了。顶~
张老师,假期还不休息啊。。一个学期学完了,也就这门课实践了一些东西,希望您继续把新的信息、新的技术应用介绍给我们啊。。
博主是哪的老师,可否联系一下交流交流,我是王佳伦,成都,目前在职业学校教电子商务 。qq:99351572 email:gallonwang@gmail.com
佳伦,已加qq
学弟学妹们,对张老师的怨言当时我们也有,但过来之后确实感到收获不小。书可以自学一些,不会的可以问老师,但是有时候一些任务不硬性要求是不会有人去自愿完成的。作为作业来做可以督促大家认真完成,完成自己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得到意外收获。
呵呵,有收获就好,免得白长痘痘,白崩溃。
老师就应该多为学生着想,在这里回顾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就是一种很负责任的做法。不像高校里的某些大学教师,上完课就什么也不管了。
常常反思不足,担心误人子弟啊。